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
> 全面依法治市 > 法治营商环境

济南市强力推进中央法务区建设打造区域性法治服务高地

发布日期:2025-08-14
信息来源:济南市司法局
浏览次数:
字体:[ ]

济南市锚定“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”和“一带一路”重要战略支点定位,以“立足山东半岛、辐射黄河流域、融入‘一带一路’”为目标,加快推进中央法务区建设,聚力打造“要素齐全、新质高效、示范引领”的新时代法治服务高地,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
一、高起点布局,打造法治资源集聚高地。一是强化规划引领。将高标准建设中央法务区上升为全市战略,写入省、市政府工作报告,按照“一心一轴三园区”规划统筹推进,对接总部经济、金融科创等核心产业,以不足全市1%的面积,直接服务济南进出口总额的93.9%。二是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市委副书记任召集人、政法委书记和副市长任副召集人的市级工作机制,纳入市委议事日程,组建4个工作组、4个工作专班,成立济南中央法务区服务保障中心,构建“1+4+4+1”的运作体系,实体化、一体化推进实施。三是放大辐射效应。在济南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地块建成法务中心,构建上接京津冀、下连长三角、南延粤港澳,辐射济南都市圈、连接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的“纵横联动,双圈辐射”法律服务体系,服务区域协调发展。

二、专业化赋能,打造法治权益保障高地。一是突出法治功能,打造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。入驻综合法律服务大厅、市行政复议中心等30余家机构,融合司法、律师、调解、仲裁、公证等多元法治业态,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、全链条服务。今年以来,提供法律服务40.96万件。二是融合涉外元素,打造“国际化”服务平台。落地全省首家综合性域外法查明中心、“山东-东盟”法律服务中心,设立“一带一路”和中日韩国际商事调解组织,建设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。建成涉外法律服务中心,92个国家和地区、174个国际重要城市共同打造“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”,为企业和市民“出海”保驾护航。全市涉外律师人才达到300人,今年以来,办理各类涉外法律服务事项2.8万件。三是强化数字赋能,打造“智能化”服务平台。市综治中心入驻法务中心,打造全市“政法大脑”和数字法治创新中心,利用数智手段快速响应企业需求。高标准布设数字司法协调指挥中心,对接雪亮工程330路监控,归集1916部语音、视频电话,贯通市、区县、街道(镇)三级司法行政系统,实现全量信息归集、全员注册赋权,事项闭环处理。

三、多领域发力,打造法治服务融合高地。一是探索产业融合发展。与山东大学等10所驻济高校签订战略协议,成立“法律服务产学研协作融联体”,依托商务金融、政务服务、科创发展三大法务区,突出法商融合、服务保障、产业链+法特色,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现代医药等8个“产业+法律服务”基地。2025年以来,中央法务区3个园区入驻的法律服务机构达到154家,同比增长20%,法律服务从业人员达到4500人。二是激活行业发展动能。组织法务区内律所组建法律服务团,开展“产业链+法律服务”“百所进百企”专项行动,深入企业、项目一线提供法律服务500余次。三是培养卓越法治人才。出台《济南市法治领域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》,首次将法律服务人才纳入市人才“双30条”体系,最高可享受100万元购房补贴或5年每月5000元生活补贴,吸引更多法律服务领域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到中央法务区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