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,是着眼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是以更高标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所系,是以更宽视野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必然要求,是以更大力度补齐依法行政短板的迫切需要。为深入贯彻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推进会精神,全力推动各项创建任务落地落实。今起,市委依法治市办、市司法局联合济南日报推出“创建法治政府保障高质量发展”系列访谈栏目,以展现各区县各部门积极开展创建工作、助推我市创建“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”的决心态度和主要举措。 今天推出系列访谈(十四) 凝心聚力谋新奋进 在示范创建中展现“商河作为” ——访商河县委书记翟军 “商河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,将其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要内容,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,完善上下贯通、协同高效的法治政府创建工作推进体系,为济南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贡献商河力量。”商河县委书记翟军表示。 坚守法治建设的政治担当 以法治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,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,发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统筹协调、督促指导、具体推动等作用,明确第一责任人职责,自觉把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,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县考核体系,加大督查考核力度,全方位、多角度地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宣传。坚持示范带动引领,出台培树法治政府建设典型的实施方案,选树一批“走在前列可信可学”的过硬典型。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,围绕全县中心工作,完善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、集体讨论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,充实县法律顾问专家库,把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参与决策过程、提出法律意见作为依法决策的重要程序,为落实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方案。 聚焦法治建设的责任落实 以法治措施推动满意政府建设 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国首创以自愿承诺为前提、综合评估为支撑、信用惩戒为手段的“容缺办理”工作机制,覆盖市场准入等7个领域的全部337项最小颗粒化事项。推行“拿地即开工”审批模式,今年已有19个重点建设项目实现“两证齐发”;积极推进“一链办理”“一业一证”“一网通办”“一次办好”“帮办代办”等改革,助力29个重点工程项目落地建设。开展企业法治体检、“点单式送法”等活动,以法律赋能助力市场主体发展。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,深化精准执法;全面推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组织重点执法领域专项监督、执法利企利民活动,加强对涉企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。完善政企双向承诺机制,加强信用监管,落实惩戒机制;政府部门提供全过程服务,做到“院墙内的事企业说了算,院墙外的事政府全力办”,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,中建八局二公司产业基地扩建等重点项目实现当年开工、当年投产,跑出项目建设“商河速度”。强化法治监督,加强行政复议制度建设,积极稳妥化解行政争议;强化行政诉讼应诉,落实好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,确保实现全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%;优化内外监督,严格执行向人大报告、与政协协商通报制度,发挥媒体监督作用,全力打造高效、公正的法治环境。 坚守法治建设的为民初心 以法治温度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打造“省会绿色生态和幸福民生的新样板”,依靠法治营造更加公平、和谐、有序的社会环境。在推进商河史上最大规模的棚改旧改工作中,始终坚持不与民争利、阳光操作、依法征迁,把最好的位置留给回迁群众,实现零上访、零投诉,2022年年底前将完成全部剩余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。全方位、多层次精准普法,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各领域,科学谋划“八五”普法规划,加大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力度,全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到100%。深化“法治六进”,营造浓厚法治氛围。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,以镇街、村居为重点,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;打造法治文化品牌,大力实施“温暖法援”,加快“乡村振兴样板村”“民主法治示范村”创建和规范化建设,推进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,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高质量建设“平安智慧城市”项目;依托镇街多部门联合的人民调解委员会、“智慧调解”平台,做好矛盾纠纷排查,推动矛盾化解在“家门口”,构建起多元融合的人民调解格局;深入开展“访民情、察民意、解民忧、聚民心”大走访大调研活动。2020年商河县群众满意度位列全市第一、在全省前进14个位次,群众满意度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提升。